手持相同預算 艾力紳比奧德賽更值得買!
中國的MPV市場,太久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了!
繼豐田塞那、起亞嘉華、現代庫斯途等車型紛紛進入國內市場之后,20~30萬級價格區(qū)間的艾力紳和奧德賽也迎來了中期改款車型。雖然前面所提到的所有車型定位略有不同,但在不少消費者看來,在20~30萬價位區(qū)間,艾力紳和奧德賽一直都是兩款高熱度車型,且很難做出選擇,即便改款之后也同樣如此!
那么對于咱們消費者來說,艾力紳和奧德賽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改款艾力紳)
定位相同,本田追求“1+1>1”
你要問:手持相同的預算,選艾力紳,還是奧德賽?對于任何一個汽車媒體從業(yè)者來說,這都是一個世紀難題!其實不難理解,無論是設計還是內飾布局,又或者是二者所搭載的混動動力,都有著很高的相似性。正因如此,在20~30萬價位區(qū)間,這兩臺車才可以相愛相殺這么多年。
(改款艾力紳)
對于入手MPV的消費者來說,大家首先關注的是什么?當然是乘坐空間!眾所周知,軸距大的車型,乘坐空間就大,從二者的車身尺寸來看,無論是艾力紳,還是奧德賽,二者的車身尺寸基本類似,且軸距也都是2900mm。得益于此,二者的乘坐空間并無太大的差異。
再者,作為中期改款車型,艾力紳和奧德賽還針對新車的內飾進行了升級。從二者的內飾布局來看,如果不刻意指出奧德賽與艾力紳的差異,相信很多人都會將這兩臺車弄混,甚至直接將艾力紳和奧德賽認成一款車。
(改款奧德賽)
除此之外,汽車的三大件也保持了高度一致,二者所搭載的均為由2.0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tǒng),發(fā)動機的熱效率高達40.6%,最大功率107千瓦,最大扭矩175牛·米,電機的最大輸出功率是135千瓦,峰值扭矩則是315!っ,與之匹配的是E-CVT變速箱,油耗與性能都能得以兼顧。
(改款艾力紳)
當然,雖然二者的配置、內飾、動力等部分有著高度的相似性,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二者的區(qū)別,尤其是新車的外觀設計。對比之下,奧德賽的居家氣息更為濃厚,而有棱角的艾力紳則顯得“宜商宜家”。但不管消費者喜好哪種設計,最終的受益者都是本田。
(改款奧德賽)
定價沒誠意,奧德賽用“丐版”車型拉低售價
雖然定位相同,且內飾和部分細節(jié)的升級也有著很高的重合度,但在售價上,奧德賽和艾力紳并不一樣!喜歡貨比三家的消費者可能會想,奧德賽的價格不是比艾力紳便宜嗎,入門版便宜大幾萬!的確沒錯!但你確定你會買奧德賽的入門版車型。
(改款奧德賽)
我們看一下售價為23.58萬元的2022款 2.0L e:HEV 銳·悅享版,作為奧德賽車系的入門版車型,這臺車不僅不搭載本田主打的Honda SENSIN安全超感系統(tǒng),甚至連中控大屏、電動天窗等配置也不曾配備,對于一臺售價超過20萬的車型來說,這樣的做法顯然是缺乏誠意的。
(改款奧德賽)
不僅如此,此前也有多位有意向提低配車型的車主表示,奧德賽的低配車型需要以訂單的形式進行預定,且提車的時間不固定!換句話說,這臺售價為23.58萬元的2022款 2.0L e:HEV 銳·悅享版車型,相當于是廠家的一個“煙霧彈”。就像老款手動飛度一樣,雖然有車,但需要消費者等!
(改款艾力紳)
其實,如果大家對比配置,就可以發(fā)現艾力紳比奧德賽誠意不少!
我們選取售價相近的兩款車型,他們分別是售價為29.98萬元的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耀享版和售價為29.88萬元的艾力紳2022款 2.0L e:HEV 舒適版。
雖然二者絕大多數配置類似,但在細節(jié)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二者的區(qū)別。比如在奧德賽售價貴出1000元的前提下,奧德賽只比艾力紳多出了前雷達、真皮座椅、前排座椅加熱等功能,堪稱錦上添花。但艾力紳相比奧德賽多出了更多實用性的配置,比如轉向輔助燈、車輛遠程啟動、全車無鑰匙進入等,不僅如此,魔術感應門也是艾力紳的專屬。
對比之下,艾力紳真正演繹了“花小錢辦大事”的精髓。
(改款奧德賽)
時代變了,東本廣本口碑“顛倒”
基于前面的分析不難看出,雖然奧德賽入門級車型的售價相對艾力紳更低,但就實際用車情況來看,在相同預算情況下,艾力紳的配置表現相比奧德賽更有誠意。當然,這種誠意還體現在銷售決策上。
可能有朋友會問,印象中,不是廣汽本田更務實一點嗎?
沒錯!但對于消費者來說,花更多的錢買更低的配置,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務實”能夠解釋的!因為,對待消費者的誠意比企業(yè)務實更為重要!
很多人對于東風本田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CR-V的“機油門”事件。2017年底,國內多地消費者投訴,自己所駕駛的東風本田CR-V出現了因機油增多而導致的多種故障,隨之而來的是全國范圍內的大面積維權。
2018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緊急啟動問題車輛累計45萬輛的召回,據不完全統(tǒng)計,此次事件讓東風本田的直接損失超過了10億元。
不過從近幾年的市場反饋來看,東風本田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銷售服務,都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升。相反,處在舒適區(qū)的廣汽本田卻在“配置”上耍起了心思。
其實,除了剛剛上市的中期改款奧德賽,像本田飛度、本田雅閣,同樣碰到了這樣的問題。而在早前上市的皓影,甚至還斷了A柱!
再這樣下去,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之間的差距,恐怕還會進一步拉大!
結束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從近幾年的銷量表現來看,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借助著“本田”光環(huán),成為了市面上少數幾家可以逆勢突圍的企業(yè)。但因為車型品質和消費者口碑的變化,這兩個品牌在市場上的地位已經發(fā)生了明顯的調整。對于廣汽本田來說,如果還是站在“舒適區(qū)”俯視消費者,那最終受傷的必然還是自己!
“營銷”這門課,東風本田一直在向廣汽本田看齊,但是對待用戶是否“真誠”這堂課,廣汽本田是時候該向東風本田學習了,你說是不是?
相關文章
-
2025-04-22
-
2024-10-12
-
2024-08-23
-
2024-05-17
-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