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這三款車型為何不被市場認可
有些品牌曾經在國內大紅大紫,如今卻跌落神壇,落得一個叫好不叫坐,下面咱們就來介紹幾款在國內有口碑,但是卻沒有銷量的車型,特別是最后一款,各方面其實都很能!可就是不被市場認可。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騰勢N8
官方指導價:31.98-32.68萬
隨著騰勢D9的熱賣,騰勢這個品牌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提起騰勢不少小伙伴還是比較陌生的,早在2010年,奔馳就與比亞迪展開合作成立了騰勢,所以騰勢是中國第一家定位高端的新能源合資品牌,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騰勢早期車型也都在奔馳的門店銷售。但是騰勢品牌自上市以來便難于擺脫其銷量低迷的發(fā)展態(tài)勢,至今仍未能躋身于主流市場,所以也沒有多少人真正認識或者了解騰勢這一品牌。
有人說騰勢N8就是騰勢X的換殼,而騰勢X又源自比亞迪唐。我們可以看到騰勢N8在外觀上擁有很多騰勢X的痕跡,圓潤的車頭造型,以及大燈和車身輪廓,基本上都繼承自騰勢X。
騰勢N8的31.98-32.68萬官方指導價相比自家的唐DM-p并沒有優(yōu)勢,目前騰勢N8在售的分別為四驅超混旗艦型七座和六座兩個版本,七座版31.98萬、六座版32.68萬,兩個版本的基礎配置和驅動力都沒有差異,最大區(qū)別在于六座版本的第二排座椅還帶腰靠調節(jié)、電動調節(jié),以及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只要不是七座的剛需肯定是頂配六座,不用猶豫。
但騰勢N8也有拿得出手的優(yōu)勢,例如內飾不僅比唐DM-p更精致,在配置方面也更豐富,增加了防側翻的系統(tǒng),還有高速路段的一個自動駕駛輔助,還有數字鑰匙,隱藏式的電動門把手,前排座椅的按摩,后排的小桌板,128色的氛圍燈、面部識別等等。當然最大的變化還是換成了騰勢品牌,車標一換就感覺像那么回事了。
騰勢的多款車型與同級別的競品相比,除了品牌知名度不高,車輛在續(xù)航、舒適性、智能化、空間、配置等多方面都沒有優(yōu)勢。雖然騰勢也屬于奔馳旗下的子品牌,但實際上奔馳只負責車型的銷售,并沒有參與車型的產品設計、研發(fā)以及制造,加上其平均售價在30萬左右,折扣也不多,即便是有比亞迪的光環(huán)加持,也依舊很難在眾多競品包圍中脫穎而出。
豐田bZ3
官方指導價:16.98-19.98萬
bZ3作為豐田全球首款純電動轎車,不僅在銷量上沒有討到什么便宜,在質量上同樣糟糕。上市至今不過10個月,共計召回2.58萬輛車。據了解,從2023年3月至11月,一汽豐田bZ3共計9個月的銷量達2.44萬輛,而此次召回數量達2.58萬輛。
除了質量問題之外,豐田bZ3的產品設計還擁有很多槽點,據說第一次駕駛該車的司機,要進到車內看到中控屏上的視頻說明才知道這個車門怎么開!另外一個被噴的最慘的地方就是主駕的車窗控制鍵,它有點兒類似于以前小時候玩的魂斗羅,要調組合鍵來回不停的操作,而且每次都要下去組合鍵操作,于是豐田bZ3成為一臺每次下雨都來不及關窗的產品!
被吐槽最多的是其集成在方向盤上的左右轉彎燈按鈕,這兩個按鈕但凡是需要打方向盤,換手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去按左轉或者右轉,尤其是轉倒過來的時候,左轉也是右轉,右轉也是左轉,反正分不清楚!尤其是遇到轉彎燈和車窗控制同時控制的時候,那真的會難倒很多老司機!
話又說回來,其實豐田bZ3這款車還是不錯的,三電系統(tǒng)在比亞迪的加持下,616km的續(xù)航里程已經是主流的水準。e-TNGA架構讓其駕控感不差,但同時它的大屏幕、多媒體系統(tǒng)又是其他豐田車型所不能媲美的。那很多人在看到豐田bZ3價格以后,直接就打消了買它的想法,那肯定價格高了必須得先加這些大幅的降價,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日產超混電驅奇駿
官方指導價:18.99-19.99萬元
倘若日產在奇駿換代時引入的是這臺超混電驅奇駿,也許奇駿家族的銷量不會像現在這么難堪!一招三缸奇駿跑沙漠,東風日產是自廢武功,不僅毀了奇駿的名望,也害了自己的銷量,2021年日產給奇駿配了一個三缸發(fā)動機,這個月銷過萬的功勛產品立刻變成隔壁家老王,大家是躲都躲不及!
按理說東風日產超混電驅奇駿,無論是產品力還是售價,相比同級的合資競品都是很有誠意的,這臺搭載的前后雙電機和e-4ORCE雪狐電四驅的SUV,電動機總功率可達250kW,最大扭矩525N·m,百加速只需6.7秒。
動力方面依舊是被大家吐槽最多的1.5T三缸可變壓縮比發(fā)動機,作為沃德十佳發(fā)動機之一的明星機器,這臺發(fā)動機僅作為發(fā)電機位動力電池發(fā)電,全程不參與車輛的驅動,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第二個槽點就是日產超混電驅奇駿搭載了容量只有2kW·h的三元鋰電池電池,沒有充電口,不能插電充電,新能源車的優(yōu)勢你是一點兒都沒有!
當然,無論是豐田的THS,本田的i-MMD還是日產的e-power,作為日系代表作的三種其實都屬于不用充電的混合動力,主打的就是一個省心,所以電池方面它不可能弄得太大,這樣的混動形式還是好處的,首先就是電池不用充電,對于沒有充電條件但又想要低油耗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車輛的日常使用和保養(yǎng)和燃油版車型基本上是沒有區(qū)別。第二就是后續(xù)的維修成本低,就算是電池真的被我用壞了才2kW·h,換一組也要不了多少錢。所以得出一個結論,其實大家只是單純的接受不了花同樣的價錢卻買了一臺少一個缸的發(fā)動機而已!
寫在最后:
對于這三款車型,廠商在未來不會進行多大的變化,比如說以降價求存活,如此,你們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文章
-
2023-09-01
-
2023-08-10
-
2023-08-07
-
2023-05-16
-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