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穿8萬元大關 只是自主車企價格戰(zhàn)的開始
咱們自主車企,卷起來是真狠呀!2月份比亞迪率先開啟價格戰(zhàn),秦PLUS榮耀版直接擊穿8萬元大關,隨后啟源、五菱等品牌迅速跟進,把價格打到更低水平。套用那個梗,10萬元內的市場都打成一鍋粥了,不僅是比亞迪,自主車企大都有鯰魚屬性,翻翻身就能把車圈攪亂。
那么,是什么能讓自主車企有如此之大的魄力呢?很簡單的說,車企一個個都是精明的商人,肯定不會做賠本買賣,所以任何一次官方主導的大降價,一定都是遵循經濟學邏輯的。其中一個易懂的道理是,隨著車企產量、銷量的擴大,某款車型的邊際成本是逐漸降低的,電池、電驅、車身、車機等等零部件的生產、采購成本都會下降,這就給整車的定價帶來了優(yōu)勢。
換言之,并不是車企成了“大慈善家”,而是利潤率允許做出這么大幅度的降價。即便是大降2萬元,車企依然能保證一定的利潤,愈演愈烈的份額爭奪也促使車企們加快內卷,甚至是以出讓一部分利潤來換取市場份額,也就是所謂的“賠本賺吆喝”。這對于咱們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了,以前預算10萬元才能買的車,現(xiàn)在不到8萬就能開回家,不管怎么說也是美滋滋。
按照現(xiàn)在的走勢來看,10萬元內市場其實已經卷得差不多了,8萬元內的秦PLUS榮耀版、啟源A05,還有10萬元內的五菱星光,其實已經完全能滿足人們對品質家用車的要求。那么加下來,車企的降價內卷就要向更深層的市場進發(fā)了,但并不是更低的價格,而是定位更高的市場。
我們猜測,2024年的價格戰(zhàn)將會呈現(xiàn)出一種“中高端車、中低定價”的走勢。比如說,15-25萬元這個市場里,即將誕生第一輪的價格松動。這是自主車企的中高端板塊,雖然定位高,但并不一定意味著價格也高,尤其是近年來不少人紛紛吐槽“國產車太貴了”,這有可能也是車企們開打價格戰(zhàn)的一個契機。
這個版塊里,車型就更多了。比亞迪有宋L、宋PRO,零跑的C11,極氪007,深藍S7與SL03,啟源A07,哈弗大狗與猛龍,星途星紀元等等款式,其實都有著大幅降價的可能;蛟S這些定位較高、銷量相對較少的車子尚未有效降低成本,但隨著車企們在入門車型上降價帶來的可觀利潤,也可能支撐較高車型降價的空間。
總而言之,2024年車企們的價格戰(zhàn),不可能僅僅局限在10萬元級這個區(qū)間里,更高價位的車型遲早會加入價格戰(zhàn)的亂局。如果說10萬元級的自主車型已經搶走了朗逸、軒逸、卡羅拉的市場,那么15-25萬元級自主車型的降價,就勢必會進一步壓縮34C這些德系傳統(tǒng)車型與凱美瑞、雅閣等等車型的市場份額。
如果降價力度很給力的話,那就真的要把合資車型都擊潰了。且不論這種瘋狂的價格戰(zhàn)是否利弊共存,至少讓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也從側面證明了中國造車力量的生命力還是很旺盛的,“彎道超車”到底是不是個靠譜的想法,也會逐步得到驗證。
相關文章
-
2024-10-16
-
2024-10-12
-
2024-09-30
-
2024-02-28
-
2023-11-06